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07篇
  免费   8023篇
  国内免费   4744篇
电工技术   8261篇
技术理论   7篇
综合类   6989篇
化学工业   5262篇
金属工艺   19550篇
机械仪表   4548篇
建筑科学   17774篇
矿业工程   1738篇
能源动力   3044篇
轻工业   1407篇
水利工程   1429篇
石油天然气   3114篇
武器工业   599篇
无线电   209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523篇
冶金工业   14147篇
原子能技术   978篇
自动化技术   3812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907篇
  2022年   2193篇
  2021年   2603篇
  2020年   2786篇
  2019年   2013篇
  2018年   1823篇
  2017年   2680篇
  2016年   2906篇
  2015年   3330篇
  2014年   6058篇
  2013年   5036篇
  2012年   6913篇
  2011年   7899篇
  2010年   5940篇
  2009年   6092篇
  2008年   5045篇
  2007年   6348篇
  2006年   5615篇
  2005年   4625篇
  2004年   3745篇
  2003年   3214篇
  2002年   2699篇
  2001年   2266篇
  2000年   1963篇
  1999年   1646篇
  1998年   1284篇
  1997年   1187篇
  1996年   992篇
  1995年   750篇
  1994年   641篇
  1993年   460篇
  1992年   378篇
  1991年   261篇
  1990年   229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139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4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4篇
  1959年   20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01.
围绕国内外帘线钢盘条的夹杂物检验方法,对国内外4种主要典型帘线钢盘条夹杂物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及比较,了解了4种检验方法的技术特点,总结了帘线钢盘条夹杂物检验方法的核心要点,尤其对这4种检验方法中所涉及的试样取样面积、夹杂物的类型名称、光学显微镜下不同类型夹杂物的特征形貌进行了识别,阐明了做好帘线钢盘条夹杂物检验和质量控制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提高2205双相不锈钢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方法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2205双相不锈钢基体表面制备钴基合金熔覆层。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检测钴基合金熔覆层的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用能谱仪测定熔覆层和基体界面区域的Fe和Cr元素分布,确定熔覆层界面过渡区域的宽度。用显微硬度计和湿砂磨粒磨损试验机,测试熔覆层硬度和耐磨性能。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摩擦表面的磨损特性,分析钴基合金熔覆层的磨损机理。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熔覆层的电化学腐蚀特性,并用2205双相不锈钢作为对比试样做相应的性能试验。结果熔覆层由γ-Co固溶体和少量的Cr7C3、Cr2Ni3化合物相组成,界面处的熔覆层相组织是少量的平面晶和胞状晶,其他区域是发达的树枝晶。由于熔覆层由多道搭接和多层熔覆形成,树枝晶生长有方向性,但不是成固定的方向,并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熔覆层过渡区范围为50μm左右,熔覆层平均显微硬度达477HV(0.1),远高于2205双相不锈钢基体(265HV(0.1))。当磨程达到3354m时,熔覆层的质量损失仅为10.3 mg,约为基体质量损失的1/3。在3.5%NaCl溶液中,熔覆层具有较高的极化电阻与电荷转移电阻和较小的自腐蚀电流。结论熔覆层组织致密,无气孔、裂纹等缺陷,与基体呈良好的冶金结合,钴基合金熔覆层具有良好的耐磨粒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3.
介绍了国内外热轧双相钢的发展现状;对热轧双相钢的成分体系和关键生产工艺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目前热轧双相钢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热轧双相钢的主要发展方向为低成本、高强度、低负荷、高表面质量和“以热代冷”。  相似文献   
104.
张瑞琦  刘志伟  孙傲  郭晓宏  杨玉  高磊 《轧钢》2020,37(5):12-15
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对高速动车组的运行品质、行车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向355 MPa级转向架构架用钢的工业试制提供指导,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热模拟试验,结合热膨胀法和金相-硬度法,绘制了355 MPa级转向架构架用钢动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研究了试验钢在连续冷却条件下的显微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冷速小于1 ℃/s时,其组织主要为多边形铁素体和珠光体;冷速大于5 ℃/s时,贝氏体类组织快速增加;冷速达到50 ℃/s时,为板条贝氏体组织。因此,对于355 MPa级转向架构架用钢,冷速控制在1~5 ℃/s较为适宜,其组织主要由比例适中软硬性相结合的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构成,可以获得优良的强韧性匹配。  相似文献   
105.
针对1 200 MPa级冷轧先进高强钢轧制不稳定问题,对热轧原料组织性能均匀性、冷轧压缩比、冷连轧机组轧制策略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轧工序投入边部加热器,采用分段冷却等手段,可有效降低热轧原料头尾部组织性能差异,保证通卷性能均匀,进而保证通卷轧制过程稳定;通过优化冷连轧机组压缩比,可有效降低材料本身的加工硬化强度,进而避免连轧机组后面机架的轧制超负荷情况;通过优化冷连轧机组轧制策略,可保证轧制过程中各机架均匀变形,避免出现轧制力差异较大的情况,进而保证轧制过程稳定。采用上述措施,1 200 MPa级冷轧先进高强钢轧制力控制在约15 000 kN,厚度精度控制在±0.06 mm以内,可保证该级别高强钢的稳定轧制。  相似文献   
106.
A modified tempering treatment has been designed in order to avoid the direct transformation of retained austenite (Ar) during tempering of a low-alloy Cr-Mo-V steel. Instead of the direct transformation of Ar into ferrite and M23C6 carbides during conventional tempering at 700 °C, transformation into aggregate of ferrite and cementite has been forced by a pre-tempering at 455 °C before conventional tempering. Experiments have been performed on specimens quenched with cooling rates 1.5, 3 and 12 °C/s, providing different types of Ar within the as-quenched microstruct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mpering modification does not improve the Charpy impact toughness at the highest quenching rate of 12 °C/s, where the specimens cannot incur cleavage cracking induced from fine and discontinuous M23C6 carbides along lath interfaces. For the lowest quenching rate 1.5 °C/s, the Charpy impact toughness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failure is dominated by carbide aggregates, which originate from the decomposed products of blocky Ar. This is because the tempering modification effectively suppresses the formation of coarse M23C6 carbides at interfaces between the carbide aggregate and bainitic matrix, thereby resulting in a relatively 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M23C6 carbides inside carbide aggregates. Therefore, the tempering modification is recommended for large-scale forgings, in which relatively high quenching rates are difficult to achieve.  相似文献   
107.
Structural metallic materials with excellent functional performance and lightweight features have always been the goal of material scientists' pursuit.In this work,laminated metal composites of different thicknesses(less than 0.4 mm) composed of structural materials with great differences in deformation ability wer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via a novel processing procedure.Ultra-high strength and excellent soft magnetic properties were combined perfectly in the ultra-thin and super-light laminated metal composite strips due to unique structural design and essential attributes of the initial materials.These results emphasize the significant potential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ultra-thin laminated metal composites in the field of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108.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研究了连续退火工艺中退火、淬火和配分等关键过程参数对中锰Q&P钢碳元素分配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应工艺条件下残留奥氏体量与碳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相区退火温度的提高会导致奥氏体中的碳含量下降,微观组织表现为奥氏体含量增加,渗碳体量减少;退火时间10~60 s时,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奥氏体含量和碳含量急剧增加,60 s后基本保持稳定;试验条件下淬火温度对残留奥氏体及碳含量的影响不显著;配分温度350~500℃时,随着配分温度的提高,奥氏体含量和碳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配分温度450℃时均达到最大值;延长配分时间,残留奥氏体含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大再减少的趋势,残留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先减小后增加。  相似文献   
109.
为了避免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管线管在服役过程中的交变载荷作用下引起的塑性损伤,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建立了Chaboche随动强化模型,研究了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在循环应变载荷作用下的变形行为。结果显示,在循环应变作用下,应变优先在铁素体中形成累积,并在铁素体、贝氏体界面集中;随应变幅的增大,应变带在铁素体中形成,而贝氏体内累积应变增加不大,两相界面应变差增大。研究表明,铁素体内应变和两相应变差的增加将降低双相钢的塑性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10.
在变形温度950~1150 ℃和应变速率0.01~5 s-1下,通过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热变形工艺对含硫非调质钢F45MnVS流变应力及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热压缩过程中的峰值应力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峰值应力降低;动态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随着应变速率、变形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温度的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